院校在线

文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文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文华学院   王丽君 俞侃

一、建设背景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学生来源具有更大的多样性,个体之间具有更大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学习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选择有极大的差别。如何让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是一项重大课题。

 2.如何解决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的严重不匹配现象。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因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找不到理想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如何培养既全面掌握这一领域内完整、系统的通信技术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新办民办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和创新的一大教育教学难题。

 3.如何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问题。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只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才可能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利用民办高校开放性、灵活性的机制,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是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

二、建设思路和建设措施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及实践。文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于2003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列入首批本科招生计划。通信工程专业吸收母体华中科技大学优势专业人才资源,借助民办高校灵活性机制优势,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从“带土移植”到“去土留根”,与文华学院办学特色相结合,定位于培养个性丰富、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多层次和多规格的需求,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注重培育学科专业特色;二是注重加大专业课程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三是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四是注重针对性教学;五是注重量身定做培养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开放性、灵活性的优势,根据学生“学术型、能力型、潜力型”不同类特色目标的需要,将分类培养与订制化课程相结合,与企业联合一对一订制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特色班人才培养方案。与湖北省的支柱产业相结合、紧跟通信行业新兴技术发展的步伐,突出光谷腹地的优势,培养通信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文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定位与湖北省的支柱产业相结合,紧跟通信行业新兴技术发展的步伐,突出光谷腹地的优势,培养通信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2)文华学院首创“潜能导师”制度。潜能导师由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部分行政人员以及聘请校外各方面的成功人士担任,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能力特征,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施教、个别培养等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3)优才优育、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有选择地学习课程。为“学术型”学生设置专业提高课程;为“能力型”学生设置技能培训课程;还有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及系列选修课。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供学生自由选择。

 2.以企业、行业实际需求和新技术发展为导向,灵活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订制化”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教育部教发[2015]7号文件指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依据通信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通信工程专业与企业合作制定了2008年版、2012年版、2015年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模块设置遵循“必修课相对稳定、选修课适时更新”的原则。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1)注重专业特色方向及相应课程设置。依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行业人才的需求,设置了“现代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终端技术”及“多媒体信息处理及传输技术”四个专业特色方向,每个方向设置5门课程(任选其中3门),供学生选修。其中,“移动互联终端技术”为校级特色专业方向。(2)注重构建以企业、行业实际需求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引进企业教学资源。通信工程专业设置(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与应用方向)“中兴通讯”特色班、“文华-虹信特色班”和特殊生源“中职本科班”。通信工程专业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量开设选修课,实行主辅修制增强学生的适应面,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课程模块设置遵循的原则:必修课相对稳定、选修课适时更新。按模块设置有: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学科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提高课、技能培训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专业选修课、校企联合培养置换课程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

 自2009年,通信工程专业先后与“烽火科技”、“虹信通信技术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等国内知名公司进行校企合作,设有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与应用特色专业方向的“中兴通讯特色班”、“文华-虹信特色班”和特殊生源“中职本科班”的培养方案。采用“3+1”模式与烽火科技及虹信公司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特色班,采用“联合研发模式”于2016年与中兴通讯共同制定了通信工程(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与应用方向)“中兴通讯特色班”培养方案。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湖北省、武汉市支柱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并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新的途径。

3.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工程建设。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坚持以培养能力为原则,将教师讲授和学生主动实践有机地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构建了基本技能、专业训练、综合素质提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通过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注重加强实践环节,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以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包括:(1)课程实验。每门专业课必须有实验,并尽可能提高其占有课程的学时比例,提高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比重。(2)实验课程。重要基础和应用广泛课程,专设实验课程。(3)课程设计。重点突出某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设计及应用。(4)毕业设计。重点突出专业及跨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的设计及应用,或到企业完成设计。(5)课外科技活动。以参加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生课外基金、学科竞赛等形式进行,取得的成果以学分置换方式计入学生成绩。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利用地方知名企业(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优势互补,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针对真实通信系统和通讯设备的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形成一种整合式、开放式和互动式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搭建潜能平台与创新创业空间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潜能开发是学生发展成才的基础,也是打通创新与实践的起点。通信工程专业为本科生配备潜能导师,设置创新创业工作室、组织各类学科竞赛、课外创新基金、考研提高课程、创业团队等潜能平台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践环境建设中通信工程专业已建成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共16个,总价值为1043.7万元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2560台套),设置并形成包括移动互联终端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通信技术综合实训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有 “文华学院-中兴通讯校企合作暨软件研发中心”等实训基地,使学生获得更贴近实际的工程技术训练。

三、专业建设成效

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创新,通信工程专业初步构建了“以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 “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性”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要求;“特性”上突出优势和企业需求,紧跟通信行业新兴技术发展的步伐,大量开设选修课,实行主辅修制度来增强学生的适应面,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构筑了教育思想领先、学科基础扎实、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完善、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体系先进、实验装备精良和优秀人才辈出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学生培养质量与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深受企业青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考研率全校领先,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专业建设成绩斐然,处于全省同类院校拔尖地位。近年来,文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成功获批:12010年首批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2012年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2012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获批湖北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4201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型(支柱)产业人才培育本科项目;(52016年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62019年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2016年在中国校友网、21世纪人才报等知名网站推出的“全国百强民办高校排行榜”上,文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荣膺五星级专业,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