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继《学会生存》(1972)和《教育:财富蕴含其中》(1996)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年11月10日面向全球发布了第三份国际教育发展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这份报告集调研、评估、畅享、倡议于一体,从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变化和内部环境挑战入手,提出教育必须扎根人权承诺和共同利益之中,从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法、课程与知识、教师工作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推动形成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从而重塑不确定的未来。
一、当前的教育困境和不确定的未来
如报告开篇所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然而,我们既没有充分分享它的资源,也没有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这些资源。世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令人难以接受的不平等。在帮助妇女和女童实现两性平等方面,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尽管技术有望将我们联系到一起,但巨大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人们在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方面,存在着广泛的权力不对称。
教育是我们贯穿一生的组织教学和学习的方式,长期以来在人类社会变革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教育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紧密相连,为我们打开新的可能性,并增强我们开展对话和行动的能力。但目前世界各地的教育组织方式不足以确保公平与和平的多元社会、一个健康的地球以及共同的进步惠及所有人。优质教育不足和不均衡、教育内部的排斥与歧视、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低质量教学扼杀学习者创造力和好奇心以及数字鸿沟等问题,持续复制和延续着不完全和不公平在教育领域的扩张、贫困和不平等的加剧以及歧视和排斥,并限制了教育所具有的引发真正变革的潜力。
继续发展当前的教育模式不是一条可行的前进道路。再加之人类共同面对的岌岌可危的生存环境、社会技术变革的加速和民主的倒退、两极分化的加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我们所能展望的未来只能是愈发黑暗和不容乐观的画面:在一颗资源枯竭的星球上,人类居住的空间越来越小。且在一个优质教育仅供特权阶级享有的世界里,大多数人因为无法获得基本的物品和服务而生活在苦难之中……
二、重新构建教育的社会契约
数字技术变革、气候变化、 民主滑坡、社会两极分化以及不确定的工作就业前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需要更加崭新的共同愿景,需要构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并以此为我们的教育行动提供框架和指导。
1.重新定义教育的目的: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
“教育旨在团结我们(人类)共同努力,塑造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正义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技术和创新。它必须纠正过去的不公正,同时为我们未来的环境、技术和社会变革做好准备。”教育必须从过去强调个人成功、国家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价值向度转向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的行动框架,且须从人类视角、生态视角和技术视角出发重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
(1)人与人的关系重构。
要保障所有人的终身优质教育权。一方面保障“终身教育权”,另一方面保障“优质教育权”。
要接纳人类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要反对知识霸权和文化沙文主义,珍视不同社会知识文化的独特性,吸纳更 多的本土知识。 另一方面,要通过创造更多公共知 识(knowledge common)—“人类世代积累且不断革新的集体知识资源”—建构属于人类的知识文化遗产。
重视人类的相互依存性。通过重构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知识与世界的关系来建构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将利益相关者的声音纳入教育治理,通过新的教育组织方式与集体行动,促进人们的团结合作。
(2)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课程内容必须包含从生态学角度理解人类,重新平衡人类与地球这颗生命星球兼人类唯一家园之间的关系。”“必须消除人类的傲慢、反对人类例外论,不能将地球视为一个外部对象,而要将地球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空间来考虑,打造 “回归野性” ( rewilding curricula)的课程。”建议重新思考和设计现有的学校课程结构,让学生在生态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学习中意识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让尊重和负责任的生活艺术渗透到所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非对抗的、与自然 和谐共处的意识和能力;关注社会正义的同时重视 生态正义;将“关怀伦理”作为人类共享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促使学生将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社会的能力延伸至关心自然环境。简言之,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契约旨在通过教育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对地球无节制地控制、占有、破坏和消耗,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3)人与技术的关系重构。
“数字革命”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等伟大时代一样,在技术变革 创造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令人担忧的社会不平等与排斥现象。因此,教育事业发展既要致力于提供平等的技术资源、教育机会和信息权利,也要适应不同地区教育技术的普及程度、使用习惯和社会文化等差异,从而弥合教育的数字鸿沟,消除因数字技术鸿沟产生的教育鸿沟。
在熟练使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还应当“有意义地使 用数字技术”,理解和掌控数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要素与规律,并将自身视为数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要求将“数字素养” 作为“21 世纪的核心素养之一”,特别要培养学生在数字空间中的理性精神、同理心、创造力和审辩式思 维,以抵御数字化社会的风险。
算法路径、平台霸权和数字基础设施管控对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造成严峻挑战。如果数字技术成为一种与资本、权力合谋的新型意识形态,那些非正式的、本土的、非商品化形式的知识很可能被排除在外,这一现象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与教育的人文主义取向背道而驰。“没有生命叙事的数字,没有文化包容性的连接,没有赋权的信息以及没有清晰目标的教育技术,都不可取”,新教育社会契约亟需打破数字知识的排他性,建构符合 人类数字化公共利益的新知识观。
2.实现新的社会契约的方法:教育革新
构建新的社会契约,即是要培养推动人权事业的公民,使他们成为自主的、有道德的思想者和实干家。教育不仅要让他们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能动性、责任感、同理心、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还要让他们掌握全方位的社交和情感技能。为了使教育能与这一雄心勃勃的愿景相匹配,我们有必要组织学习的各种新方法,推动教育革新。
根植于团结合作的教学法。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中,教学法应根植于合作和团结,培养学生和教师为了改变世界,相互信任,携手工作的能力。团结合作的教学法应以非歧视、尊重多样性和补偿正义的共同原则为基础,以关怀和互惠为框架,强调发展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性。强调以合作和团结为基础的几种可能的教学法,包括协作、跨学科、提出问题教学法、珍惜并保存多样性的教学法、鼓励学生摒弃偏见和分歧的教学法,以及运用有意义的评价发挥教学优势的教学法。根植于团结合作的教学法有利于为幼儿基础教育提供支持、释放青少年潜力、革新高等教育使命,把人类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融入教育,将团结、同情心、道德和同理心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学习方式中。
课程与知识分享。学校课程要旨在拓宽学生的读写能力,创造多语言未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把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运用于解决个人、社会和人类面临的问题;依靠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非人类经验的能力、探讨历史事件证据的能力,培育同理心、道德感、想象力,让学生成为具有“未来素养”的人;加强学生理解和探究科学的能力,而不只是记住科学的符号、公式与定理,必须提高学习者的辨别力和对复杂微妙真相进行诚实调查的能力,因为科学理解与探究的本质在于:观察、质疑、预测、检验、形成理论、挑战已知与完善认识,这才是人类精神的体现;强化学生在数字世界中所需的技能素养,信息数字技术正剧烈地改变着人类生
产生活,课程应该支持师生掌握和确定如何使用技术以达到目的的能力、识别和遏制错误信息传播的能力,确保学生有能力“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教育课程能够极大地拓展学生掌握复杂技能的能力,影响他们的社会情感学习,并通过移情和非言语表述获得他人的经验,增强我们作为人的能力。
教师的变革性工作。教学是一个“协作性的专业”,“教师必须处于(教育变革的)中心地位”。教师“个人天赋与能力需要通过相互协作与支持得到加强”。教育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教师与同事和专家协作,开展团队教学;要求教师与家长协作,及时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社会和情感支持;要求教师与社区协作,获得教育需要的环境、网络和教学资源。教师的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已经扩展到公共空间、社会生活和共同利益的共同建设过程。正因如此,教师也必然在处理如此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识、形成新知识、验证新知识,促进着知识体系,特别是教育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大。
保卫并改造学校。“假使学校不曾存在,我们也需要把它发明出来”,有意为之的教学际遇使学校不可替代。然而今天的学校必须转型,服务学习者的需求,确保学习者权利得到实现。面向未来的学校,将从传播知识的物理空间,转变为提供更多参与和探索机会的关键时空,以便于学生作为个体和集体,通过各种现实和虚拟的方法,去连接知识与世界,去实现无法预见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学校的环境与建筑,赋予其新的形式,以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利于学生的协作分享、探索实验,利于不同年龄、性别、境遇学生的广泛接触、互学互帮。
同时,信息数字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连接人类共享的图书、藏品与知识,帮助学生去制作视频、编写游戏、应用代码、传播他们的创意。因此,数字技术的目标应该是支持学校增强创造和沟通能力,而不是去替代学校。我们必须为了学习者的学习,保护学校的教学交往空间,但它将不再被局限在四壁之中。
跨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教育。教育应向幼儿和成年人延伸。在教育向幼儿和成年人延伸的规划和行动中,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最边缘化、最脆弱群体的服务上,从而扩大人们的受教育权,以实现公正、平等和包容的社会。教育的延伸应该建立在学习生态系统之中,把自然条件、人为建造和虚拟场所结合起来,把我们的生态圈作为学习场所和学习对象,使之为公共、包容和共同的教育目的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