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集萃

《文脉--21世纪初的清华文科》

《文脉--21世纪初的清华文科》



历经百余年建设与发展,清华大学已成为备受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认可的综合性的大学,并成为领衔我国高等教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面重要旗帜。然而,在20世纪中后期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清华大学主要被视为理工科大学的翘楚而备受瞩目,其文科的恢复、建设、发展与被认可,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当今的清华文科,已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富有特色的学科建设思想和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赢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正在成为中国高校文科的学术中心之一。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和飞跃,源于清华文科学人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的赓续与传承,以及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几十年,弹指一挥。但几十年艰辛努力和探索的背后,却是一桩桩生动客观的故事、一次次火花闪耀的思想碰撞、一个个鲜活有味的人物形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物和故事,清华的文脉得以展现和延续,制度的创新、实践的探索和文科的崛起才有了基础与可能。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现任现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谢维和教授,在《文脉--21世纪初的清华文科》中以其分管清华大学文科教学与科研12年所亲历的人物与故事为基础,对大学文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包括:文科的时代定位与社会责任、文科管理的思路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科研的传承与创新、文科评价的纠结与要义、服务社会的平台,以及文科走向世界(国际化)的新途径,等等。

一、文科建设应入主流、下基层、多样化、重布局

所谓入主流,一是必须涵盖主流学科,没有主流学科的高水平,就没有真正的学科建设;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去,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否则将会被边缘化。

保证文科建设能够入主流的重要策略之一便是要改变传统的坐而论道的做学问方式,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和基层,与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种机构,包括政府的各个部门等,开展广泛合作,从现实中去获得实际的问题和资源,进而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和社会科学的需求。也即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困难”,才能真正“入主流”。

文科的建设、发展与成长是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能够从侧面折射社会文化的变迁。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不断积极寻求和发现新的可能性,坚持多样化发展,为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功能和多元化发展策略,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空间。

文科的建设与一般的理工科比较,往往需要更长的建设周期,需要更多的积累,甚至必要的反复,如果等到社会发展和文化的需求已经出现甚至已经紧迫的时候再着手建设,其结果很可能是“马后炮”,不仅错失了机遇,而且本身没有效益。因此,文科建设要努力研究和把握文科发展的基本走势,对国家的基本需求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和前瞻性的研究,进而尽可能主动地在某些领域里预先投入和建设,做到提前布局。

二、“人才三质”,用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学痴”可贵

青年人真正的价值与优势并不在于生理的年轻和热情的旺盛,而在于他们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或者说,一种将来成为各种现实的可能性。但是,这种优势仅是一种可能性,并不是一种现实性。

不可否认,不同的青年具有不同的“可能性”。清华园子里的青年人大致可分为3种特质:“栋梁特质”---强调一种责任和担当,一种敢于承担压力和责任的素质,一种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一种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不溜肩膀的素养。“大师潜质”---主要针对学生的学术发展而言,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问题,并能够不断扩大和提升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君子气质”---主要讲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品,是对学生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一种“律己”,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自觉真真是人类最可宝贵的东西!”

教育的责任即是在“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架起桥梁,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在清华园中有“成长幅度”,让优秀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更加优秀。对此,清华非常强调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看世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基于这样的人才理念,在做学问的两条线路---“学以致用”和“学以求真”中,清华似乎更加愿意培养“学痴”这样的人,以求得科学的发现,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发明。

三、管理就是服务,诀窍在于“养”好老师

文科的管理,无非就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就要遵从人的特点、人所在环境的特点,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做好“服务”,“养”好“心”,才能在看似比较松散的教师生态里,不断增强大家内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形成“和而不同”“多元包容”的格局。

相比理工科老师的工作方式,文科老师的工作方式相对松散,其在研究和教学工作上的独立性较强,其学术对学校提供的条件的依赖性并不太大。因此,文科老师与学校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关系,文化的关系。要做好稳定队伍这件事,从制度层面上讲,学校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干部安排,文科干部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能够团结最大多数的老师一起工作,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胸怀宽阔,能够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容纳不同性格的学者;二是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由于文科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对人的认识而进行的,而不完全基于项目价值评价。而文科老师更加看重的是一种比较性的价值评价。如果在比较性的价值评价中,老师认为同事比自己得到得价值评价更高,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产生消极行为。因此,对待文科老师最有效的动员方式和凝聚方式,应是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激励和价值认同。而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可能是比较重要的价值认同手段。三是注重学科的“保健”。“保健”一词来自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工作本身方面的,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不仅要做好激励,更好做好保健,及时消除老师对工作环境的不满,稳妥处理老师对工作关系的紧张与焦虑,才能一定程度上稳定教师队伍。

综上,书中有很多关于文科建设的生动故事和有益观点。纵然,无论从历史积淀、政策资源,还是人才保障、制度环境等任何一个方面,民办高校都不具备清华文科发展所具有的条件,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其崛起的故事和经验中,吸收、挖掘可供借鉴的办学思路与发展路径,用以借鉴和迁移。例如,办学要遵循学科、学术、教育的内在特点与规律;办学应坚持入主流,将与国家、高等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三个交集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学校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应走特色化之路;办学、建学科、办专业主要靠人才,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需要宽容的环境;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政策、制度、资源、环境)到位,成果也许水到渠成。

民办高校的建设虽不可与清华大学的发展同日而语。但是,只要遵循教育规律,找准定位,勇于探索,主动“入主流”,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为社会解决难解之题,民办高校一定可以在自己的“赛道”上,不断飞跃,形成与清华文科不一样的“高原初步形成,高峰若隐若现”之格局,成为国家、社会、人民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为国家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