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在线

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奋力谱写历史新篇
——记武汉城市学院工商管理省级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

武汉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唐时俊

 

武汉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成立于2002年9月,专业办学立足湖北省、面向全国,定位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2007年,教育部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根据国家教育精神和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特点,基于自身办学定位,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创业就业为导向;产学协同,理论与实践并举、专业与创业融合”的办学理念,于2007年9月成立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团队成立以来,成为工商管理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工商管理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省级一流专业的核心建设力量,不断与时俱进、有序沿革,2021年1月,获评省级工商管理教学团队。目前,团队以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曾繁华教授为带头人,集合13名优秀教师:其中专职12人、兼职1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博士3人、硕士9人;中青年教师9人;“双师型”教师10人;海外留学背景教师4人。团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与良好的管理实务能力,学源结构合理、年龄与职称梯度适宜,具备良好可持续发展性,是一支理论与实务兼备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1. 教学团队建设思路和实践

近年来,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应用技术型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开放共享的新时期教学团队,不断革新教学团队的活动与管理机制,不断建设专业一流课程体系,不断构建丰富优质云端教学资源平台,打造教师“喜欢来、用的好、离不开”的信息化教研环境,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

1.1发挥带头人引领作用

团队带头人曾繁华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现任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湖北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导,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课程开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团队核心引领作用。

目前,团队在曾繁华教授带领下,正全面推进工商管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城市产业链新创企业综合管理博弈”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城市产业链视域下创业管理虚拟仿真教研室”区域虚拟教研室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湖北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申报筹备、“经济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筹备、教育部“1+X”专业试点证书项目开展等重要工作。

1.2培养优秀师资,优化团队结构

近年来,团队通过加大“外引、特邀、内培”力度,不断动态提升教师整体职称结构、提高学历水平、优化年龄梯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水平师资力量,其中教授3人、博士3人;积极培养教学团队的中青年教师,晋升副教授4人、攻读博士教师2人、获评校级骨干教师2人、骨干培育教师6人;积极选派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下基层”等项目,开展横向教科研合作、挂职锻炼等。另一方面,以应用技术“双师型”教师团队为建设目标。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专家特聘等方式,打造建立专兼职结合、校企互通互融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聘国际产业教授1名(加拿大湖北省商会副会长),培养人社部认证SYB创业讲师2人、教育部“1+X”职业技能认证、信息化管理工程师等8人。

1.3加强组织管理,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以国家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以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契机,团队积极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进DTC数字化教学与研究平台,不断创新团队管理与运行方式,有效突破时空限制、灵活高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泛在”教研活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教师1人荣获两届校级 “十佳教师”、2人荣获“启林教学竞赛”新星奖、4人荣获校级“优质课堂教师”、5人荣获校级“三育人”标兵与积极分子。

2.教学团队成绩与亮点

2.1教学改革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建设,团队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完成了工商管理省级培育专业建设、工商管理省级培育学科建设,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逐渐形成了以下教学改革特色:

第一,“专(业)(双)创”融合、泛在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重视将现代管理学专业知识教学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建设了“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确立了“创业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原“管理案例分析实训”为“创业管理案例实训”,新开设“创业综合实训”等。其次,正式引进联合国劳工组织SYB创业教育项目,深化企业管理与创业管理教学的融合。同时,建成City Cloud教学资源云平台,初步实现创新创业教学由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延伸,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不断线的“泛在教学”环境。

第二,产学协作、双证育人。以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团队将专业教育与职业认证相结合,引进多种管理职业技能认证项目,获批教育部应用型本科“1+X”试点项目3项,构建了“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并行”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生能力与产业需求”的“三对接”。

第三,实验实训、虚拟仿真。团队以“把企业搬进校园、将实验室建在云端”为原则,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以“城市产业发展与创新管理”为主题的“基础沙盘认知——制造企业信息化——跨专业综合管理——创新创业模拟”虚仿实训体系。配合该体系建设,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项目4项。“经济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获评校级示范实验(训)室称号,2016年通过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

2.2教学成果

第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学生荣获“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赛事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奖30余项,其他专业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120余项;毕业生考研率约8%,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毕业生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奖15项;学生综合就业率到达90%以上。为各类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能创新、会创业、懂应用”的高素质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优良。调研显示,约55%的学生就业集中于武汉城市圈,地区服务作用明显。同时,毕业生就业行业范围较宽,包括金融、物流、制造、国贸、营销、新媒体等,显示出较强的行业适应性。

第二,打造优质课程体系。团队以“创新创业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两个课程群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流课程体系。2016年,建成《创业就这么回事》校级精品视频课程;2019年,建成《企业物流管理》校级精品视频课程;2020年,立项《基础会计》校级精品视频课程;2020年,《创业基础》、《企业物流管理》文华云课程上线;2021年,立项《管理学原理》、《仓储管理》校级一流课程;2021年,立项“城市产业链新创企业综合管理博弈”省级一流本科虚拟仿真课程。

第三,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团队编写出版专业教材十余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企业物流管理》1本,省部级规划教材《创业基础》1本,数字化教材《大学生创业管理实践》1本。《大学生创业管理实践》提供了“大学生创业管理实践”教学资源云平台,该平台包含:精品视频公开课“创业就这么回事”、《大学生创业管理实践》教材与“创业新时代”实训平台指南。目前,团队在原“大学生创业管理实践”教学资源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建设完成City Cloud教学资源云平台1.0。

2.3教研科研

近年来,在曾繁华教授带领下,以“湖北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团队组建了“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路径级政策优化研究团队”、“城市产业发展视域下创业管理虚拟教研室”,教研科研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立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其他省级教研项目5项、厅局级项目十余项。团队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高水平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科技发明与软件著作权5项。

2.4社会服务情况

近年来,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型湖北建设重大战略任务与迫切要求,依托湖北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团队教师作为骨干力量,参与承担了“湖北省荆门市工业与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贵州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决策咨询报告、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报告等项目工作,有力提升团队教师科研水平。

团队着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现有校外实习基地8处。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合作开发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习与就业合作等方式,与相关企业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团队荣获贝壳集团2021年度“星光育才奖”。

团队不断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承办全国“跨专业管理师资研修会”与“湖北省民办(独立)高校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协作组年会”等学术活动,多名教师担任武汉市劳动就业服务促进协会副会长、湖北省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物流专委会委员、新道教育研究院智库专家等社会兼职职务。

3.教学团队未来规划

“十四五”期间,团队将坚持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专业与创业融合”办学方针,依托湖北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平台,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支撑,在带头人曾繁华教授的引领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奋力打造湖北省民办高校工商管理高层次人才创新聚集高地,努力建设工商管理国家一流专业。

3.1师资与团队建设

坚持“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动态优化”的方针,积极引进高水平师资力量;通过攻读博士、晋升职称等途径着力培养中青年教师;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横向科研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等。以应用技术“双师型”教师团队为目标,常态化开展多种管理职业技能师资培训;重点打造SYB创业讲师团队。同时,以新文科新商课为导向,创新团队管理与运行模式,申报与建设省级“城市产业链发展视域下创业管理虚拟教研室”。

3.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申报与建设产业学院1-2项,将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成为支撑本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学习工厂”。从企业需求出发,逆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依需定学”,共建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因需施教”,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师资资源,共管教学过程,共推学生就业。

3.3教学模式改革

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改革,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改立项、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和专业建设等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依托DCT 数字教学与研究平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发多种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申报3-4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带动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继续提升。

3.4一流课程建设

依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着力凸显跨学科、国际化、应用化等新特点。申报《管理学原理》、《创业基础》等省级一流课程1-2门;建设“城市产业链新创企业综合管理博弈”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1项;建设《基础会计》等校级精品课程2-3门。围绕核心“金课”建设,全面打造“信息化管理”与“创新创业管理”特色课程群。

3.5教学资源建设

紧密对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加强“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编写出版5-8本专业教材。重点组织编写包含微课、慕课、随堂信息化实验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教材2-3本。加强课程思政,讲好饱含传统优秀思想、红色革命与建设经验的中国管理学、中国创业故事等。同时,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管理”主题,不断升级建设City Cloud教育资源云平台。

3.6实验实训建设

坚持自主研发与外部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校内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重点引进“智能制造”项目,升级“制造企业信息化”实训;依托DCT教研平台,自主开发“城市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管理主题”虚拟仿真系列案例。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7科研平台建设

加强“湖北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内涵建设,建设与企业、政府多方资源接轨的产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平台,促进管理学专业教学与企业创新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团队教师整体研究与应用能力。申报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